咨询电话

13356711513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中小学校园气象站厂家数据在地理课程中的创新应用

中小学校园气象站厂家数据在地理课程中的创新应用

更新时间:2025-07-09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50

  【BK-XQ2】山东博科仪器以客户为中心,以服务为宗旨,以创新为动力。

  中小学校园气象站通过采集温度、湿度、风速、风向、雨量等基础数据,为地理课程提供了“微观气候"分析的鲜活素材,推动地理教学从理论认知向实践探究延伸。

  在气候类型与天气系统教学中,气象站数据成为直观案例。例如,结合校园经纬度与地形,学生可对比气象站实测数据与区域气候图,分析教学楼南侧与北侧的温度差异——南侧因日照时间长、受热面积大,冬季平均气温比北侧高2-3℃,夏季则因通风不畅导致湿度增加10%-15%。这种差异揭示了建筑物对光照、风向的影响,帮助学生理解“城市热岛效应"的局部表现。教师还可引导学生绘制风向玫瑰图,结合校园植被分布图,发现教学楼东侧风速较西侧低0.5-1m/s,印证树木对风速的削弱作用,进而探讨城市绿化对气候调节的意义。

  气象站积累的多年数据为地理实践提供了长期观测样本。学生可绘制校园气候年际变化曲线,观察城市化进程对区域微气候的影响。例如,某校气象站记录显示,近十年夏季平均气温上升0.8℃,雨季缩短5天,这与周边道路硬化面积增加、绿地面积减少的趋势一致。通过分析数据,学生能直观理解“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"这一地理核心素养,并尝试提出优化校园环境的建议,如增加透水砖铺设、种植乔木降温等。

  此外,气象站数据可与地理信息技术结合,开展跨学科实践。学生可利用Excel或Python处理原始数据,计算日均温、月降雨量,生成折线图、柱状图;或借助GIS平台,将气象数据叠加至校园电子地图,标注高温区、强风区,为校园规划提供科学依据。例如,某校学生根据气象站数据,发现操场西侧在夏季午后易形成高温区,建议在此增设遮阳棚或调整体育课时间,该方案被学校采纳并实施。

  通过气象站数据的深度应用,地理课程实现了“数据采集—分析处理—决策应用"的完整闭环,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掌握地理思维方法,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

©2025 山东博科仪器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     备案号:鲁ICP备2022001343号-4

技术支持:仪表网     管理登陆     sitemap.x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