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BK-CS80】山东博科仪器以客户为中心,以服务为宗旨,以创新为动力。
测水深仪器的选型需结合应用场景、测深需求、环境条件等因素,明确核心需求后逐步筛选,避免盲目采购导致设备无法满足实际使用或造成成本浪费。选型时可按以下要点逐步推进:
首先明确应用场景与核心需求,不同场景对测深仪器的要求差异显著。水文监测场景需长期连续测深,核心需求是数据连续性、远程传输与低功耗,应选择具备数据存储、无线通信(4G/NB-IoT)、太阳能供电的固定安装型仪器;航道疏浚场景需移动测深,核心需求是测深范围大、响应速度快、数据实时显示,应选择船载移动式、测深范围 50 米以上、支持 GPS 定位的仪器;水产养殖场景需便携测深,核心需求是体积小、操作简单、成本低,应选择手持便携式、测深范围 0.5-10 米的经济型仪器。
其次确定测深范围与精度要求,这是选型的关键指标。根据实际监测水域的最大水深确定测深范围,通常选择测深范围略大于实际最大水深的仪器,如实际最大水深 15 米,可选择 0.3-20 米测深范围的仪器,避免接近测深上限导致精度下降。精度要求需结合场景需求:精密工程施工需 ±0.05 米绝对精度,常规水文监测 ±0.1 米绝对精度即可满足,精度过高会增加设备成本,需平衡精度与成本。
然后考量环境适应性,包括水质、温度、干扰情况。清澈水域可选择超声波式仪器,浑浊水域(含大量泥沙、水草)需选择声呐式仪器,浅水区静态水域可选择压力式仪器;工作温度需覆盖使用地区的温度,北方寒冷地区需选择 - 20℃以下可正常工作的仪器,南方高温地区需确保仪器能耐受 60℃以上高温;工业区域、繁忙航道等电磁干扰强的环境,需选择具备抗电磁干扰设计的仪器,避免数据波动。
最后关注设备的易用性与维护成本,易用性包括操作界面是否简洁、数据是否易导出、是否支持自动校准,降低操作人员培训成本;维护成本包括耗材更换频率、维修便利性、质保期限,优先选择无易损件、维修响应快、质保期 1 年以上的品牌产品。通过以上要点逐步筛选,能选择到性价比高、符合实际需求的测水深仪器。
技术支持:仪表网 管理登陆 sitemap.x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