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BK-NQ8】山东博科仪器以客户为中心,以服务为宗旨,以创新为动力。
农业气象环境监测就像农田专属的 “气候观测点",扎根在田间地头,实时捕捉气温、湿度、光照、雨量、风速等气象要素变化,用精准的数据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,成为丰收路上可靠的守护者。
春耕播种季,“气候观测点" 的核心任务是判断播种时机。它的土壤传感器能深入地下,监测不同深度的温度与含水量。当土壤 10 厘米深度温度连续 5 天稳定在 12℃以上,且含水量处于田间持水量的 60%-70% 时,便向农户传递 “适宜播种" 的信号。去年春天,某农户在 “气候观测点" 的指引下播种棉花,种子发芽率达 93%,而未参考监测数据的农户,因土壤温度不足,发芽率仅 75%。在播种这一关键环节,“气候观测点" 为丰收打下坚实基础。
夏季天气复杂多变,“气候观测点" 能及时预警风险。当监测到空气温度连续 3 小时超 35℃,会提示农户 “正午喷水降温,减少作物蒸腾失水";当 1 小时降雨量超 25 毫米,同步伴随 5 级以上大风,立即预警 “疏通排水渠,加固作物支架"。某玉米种植基地去年夏季收到暴雨预警后,迅速采取防护措施,暴雨过后玉米田无积水,植株未倒伏,而相邻未安装 “气候观测点" 的地块,玉米大面积倒伏,减产近三成。在恶劣天气面前,“气候观测点" 为农田筑起防护墙,守护作物生长安全。
作物生长中期,“气候观测点" 为水肥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提供依据。它会记录日照时长与空气温湿度,当小麦扬花期日均日照超 6 小时、蒸发量大,建议 “增加灌溉频次,少量多次";当空气湿度连续 3 天超 80% 且温度在 25-30℃,提示 “病虫害高发,需提前喷药"。某小麦种植户按照建议操作,去年小麦千粒重增加 2 克,亩产提高 80 斤,同时减少了 20% 的农药使用量,既保护了生态环境,又降低了种植成本。“气候观测点" 用科学数据,让田间管理更精准,为丰收助力。
秋收时节,“气候观测点" 成为判断收割时机的关键。它综合空气湿度、日照时长与未来天气趋势,当空气湿度低于 75%,连续 3 天无降雨且日照充足时,提醒农户 “及时收割晾晒"。某水稻种植户去年依靠 “气候观测点" 的数据,避开降雨时段,集中 3 天完成收割,稻谷含水量控制在 14% 以内,籽粒饱满,商品性好,每亩售价较往年提高 50 元。对比以往因降雨导致稻谷霉变的情况,“气候观测点" 有效保障了丰收成果。
农业气象环境监测作为农田的 “气候观测点",始终坚守在田间,用不间断的监测与精准的数据,全程守护作物生长,从播种到收获,为每一季的丰收提供可靠支持,成为农户心中丰收守护者。
技术支持:仪表网 管理登陆 sitemap.x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