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电话

13356711513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河道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数据如何实时传输至监管平台?

河道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数据如何实时传输至监管平台?

更新时间:2025-07-23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73

  【BK-SFA05】山东博科仪器以客户为中心,以服务为宗旨,以创新为动力。

  河道水质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多层级数据传输网络,将现场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实时、稳定地传送至监管平台,其核心流程涵盖数据采集、传输协议适配、通信链路选择及平台接收处理等环节。

  在数据采集端,溶解氧、pH值、氨氮、高锰酸盐指数等传感器以分钟级频率持续采集水质参数,经内置模数转换模块将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,并通过RS485、Modbus等工业协议进行初步整合。例如,某监测站采用多参数集成探头,可同步获取8项水质指标,数据打包后通过防雷防浪涌保护电路传输至现场控制单元(RTU)。

  传输协议适配环节,RTU作为数据中转核心,需将不同传感器的私有协议统一转换为标准通信协议。常见方案包括将Modbus-RTU转为Modbus-TCP,或通过MQTT协议实现轻量化传输,确保数据格式与通信链路兼容。例如,针对NB-IoT低功耗需求,RTU会将数据封装为JSON格式,并添加时间戳、设备ID等元信息,便于后续追溯。

  通信链路选择需结合河道环境特点。在城镇段或信号覆盖良好的区域,优先采用4G/5G公网传输,其理论带宽可达100Mbps,可支持高清摄像头等扩展设备的实时回传;在偏远山区或信号盲区,则通过LoRa无线组网或北斗短报文实现数据透传,其中LoRa单跳传输距离可达5公里,配合中继器可覆盖整个流域。例如,长江某支流监测项目采用“4G+LoRa"混合组网,确保98%以上的数据传输成功率。

  数据到达监管平台后,经防火墙过滤、加密解密等安全处理,存储至时序数据库,并通过可视化界面展示实时水质曲线、超标预警及历史趋势。平台同时支持阈值设定,当氨氮浓度超过2mg/L时,系统自动触发短信/APP推送,通知运维人员赴现场核查。此外,平台预留API接口,可与环保、水利等部门系统对接,实现跨区域数据共享与协同治理。


©2025 山东博科仪器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     备案号:鲁ICP备2022001343号-4

技术支持:仪表网     管理登陆     sitemap.x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