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电话

15666886209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如何根据土壤含水量监测仪器数据制定灌溉计划

如何根据土壤含水量监测仪器数据制定灌溉计划

更新时间:2024-06-24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237

  如何根据土壤含水量监测仪器数据制定灌溉计划?

  【BK-GTS05】,【智慧农业设备十年厂家,土壤墒情监测站我们更专业】。

  根据土壤含水量监测仪器的数据制定灌溉计划,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:

  确定作物的需水特性

  了解所种植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适宜土壤含水量范围。不同作物,甚至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,其需水要求都可能不同。

  例如,蔬菜类作物在生长旺盛期通常需要较高的土壤含水量,而一些耐旱作物在特定阶段对水分的需求相对较低。

  设定灌溉阈值

  根据作物需水特性和土壤类型,结合监测仪器的数据,设定灌溉的上下阈值。

  当土壤含水量低于下阈值时,启动灌溉;达到上阈值时,停止灌溉。

土壤含水量监测仪器

  考虑土壤类型和质地

  不同的土壤类型(如砂土、壤土、黏土)保水能力差异很大。

  砂土保水能力差,灌溉间隔可能需要更短;黏土保水能力强,灌溉间隔可以相对较长。

  分析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

  观察一段时间内土壤含水量的变化速度和规律。

  如果含水量下降较快,可能需要调整灌溉频率或增加灌水量。

  结合天气情况

  在降雨量较多的时期,可以适当减少灌溉;干旱时期则增加灌溉。

  高温、大风等天气会加速土壤水分蒸发,需要相应增加灌溉量。

  分区域灌溉

  如果监测区域较大,不同位置的土壤含水量可能不同,根据具体数据对不同区域进行有针对性的灌溉。

  例如,种植的是小麦,在抽穗期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 60% - 80%。监测到某块麦田的土壤类型为壤土,当前含水量为 50%。此时就需要启动灌溉,直到含水量达到 80%停止。如果接下来几天天气预报显示高温无雨,还需要在原有灌溉计划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灌溉量,以满足小麦生长的水分需求。


©2025 山东博科仪器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     备案号:鲁ICP备2022001343号-4

技术支持:仪表网     管理登陆     sitemap.xml